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博资传媒 热门资讯 环球资讯 查看内容

老萧:信用卡的“办卡礼”与“剪卡礼”

听世界的喧闹 2024-9-5 07:30 559人围观 环球资讯

你是不是常常见到银行、第三方平台的信用卡广告,为了吸引更多的新用户,它们使出浑身解数,告诉你只要你一旦申请成功,就会奉上...

你是不是常常见到银行、第三方平台的信用卡广告,为了吸引更多的新用户,它们使出浑身解数,告诉你只要你一旦申请成功,就会奉上行李箱、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电子钱包馀额等五花八门的办卡礼?

很多时候,这些办卡礼的好康程度,甚至让人觉得好得有点太超过。银行是否真的会送出这些礼品呢?答案很明确——是的,但未必是你在广告上见到的那么简单。老萧举个例子,不久前见到推介各种金融产品,名字为“R”开头的第三方平台,不停地在社交媒体大打广告,以非常醒目的方式,图文并茂地表示只要马上申请某银行的某张信用卡,申卡者就能“获得”(Apply and get)一台高阶智能手机。

问题是,那是一张年费不算高的信用卡,要是每个申卡者银行都送一台手机,那银行不是得吃大亏吗?所以最爱刨根究底的老萧,点开条款与细则的文件一看,原来这个智能手机的办卡礼,只有每个第15位成功被批准的申卡者,才能“赢得”(Apply and win)这台手机,而且仅是限量10台,送完为止。除此之外,申卡者除了必须是那第15、30、45、60…位的幸运儿,还必须进一步地符合在激活信用卡后的60天内,使用该卡消费至少1000令吉的条件,才能确实地“赢取”广告上展示的智能手机。

为什么老萧要特别强调“获取”及“赢取”两个字眼呢?因为老萧个人认为,明明不是通过成功申卡就笃定能“获取”奖励的话,使用“获取”的字眼显然地有著欺骗消费人的嫌疑,就在不断出现的脸书广告帖文下方留言,提醒大家说,这是“有机会赢取”而不是“肯定能获得”的办卡礼,结果……老萧就被“R”平台的脸书专页给封锁了。

无论如何,这里想要提醒大家的是,在如今这种资讯泛滥的年代,很多广告及文章标题,为了快速吸睛无所不用其极,呈现的方式也会选择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。如果大家的确想要赢得广告上的办卡礼,应该要学会仔细查看条款与细则(Terms & Conditions)的文档,否则也许你明明已经成为了某个活动的幸运儿,却因为不知道获奖的附加条件而走宝,会是很可惜的事。

相信大多数人都了解“办卡礼”了,那什么是“剪卡礼”呢?信用卡的回馈,无论是现金回扣或是奖励积分,很多时候会在面世一段日子后,银行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回馈,以提升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利润。譬如说,降低现金回扣率、设下每月回馈顶限(例如每月消费满3000令吉可获8%回扣,但回扣顶限是150令吉,如此一算真实回扣率仅为5%)、必须耗费更多的信用卡积分才能兑换相同的飞行哩数、礼品及礼券等等,都是银行常见的紧缩手段。

剪卡礼

在这样的情形下,老萧其实养成了一个习惯,那就是在某张信用卡消费回馈降低到自己认为不划算、不再值得使用的时候,选择“剪卡”,也就是向银行取消该信用卡(所谓剪卡不是剪了就好,是要向发卡银行提出取消要求的)。很多时候,银行为了留住客户,会向持卡人提供所谓的“剪卡礼”,也许是豁免年费,也许是额外的现金回扣,或者是其他的礼券等等,总之就是倾尽全力地给出甜头,希望持卡人继续持有和使用该张信用卡。

老萧自己曾遇过,恰好要取消某张信用卡时,该发卡银行宣布撤出亚洲所有零售业务,为了顺利将自己的业务卖给接手的银行(让客户人数账面显得好看?),他们很豪气地给了老萧500令吉的“剪卡礼”,就为了把老萧这个客户再留几个月,相当夸张。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,“这样一来,我不是能够时不时去吓唬一下银行,说我想要剪卡?然后就能平白地获得好康?”呃,老萧只是和你分享自己的经验,让你也知道“剪卡礼”的存在,至于平时你会选择如何与银行进行博弈,老萧就不多事过问了。

信用卡,是老萧成年后,最为喜爱的理财工具。利用信用卡的消费回馈,除了省钱,老萧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旅行体验;与此同时,在坚守财务纪律、妥善理财,绝不背负卡债当卡奴的情况下,信用卡确实让老萧在学习理财的道路上,变得愈加精明和细心,希望你也是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